标王 热搜: 化肥  化肥市场  农药    尿素价格  农药市场  棉花种植技术  甲醇价格,甲醇行情  京东县级服务中心  尿素价格行情 
郑州网站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资技术 » 最新技术 » 正文

无公害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6-05  来源:贵州农业信息网  浏览次数:130
无公害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

  许允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联系电话:0571-86550961

  目 录:

  一、无公害茶的含义

  二、生产基地建设

  三、无公害茶园管理技术

  四、无公害茶叶加工

  五、商品茶与包装

  一、“无公害茶”的含义

  无公害茶是指该茶不含污染物质或把茶叶中的污染物(如农药残留、重金属、有害微生物等)的卫生质量指标控制在低于我国规定的允许标准以内的各类茶叶产品。该产品对消费者身心健康安全无害。

  无公害茶的类型

  什么叫有机茶?

  按有机农业的原则和有机方式种植,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化肥、农药、添加剂等),不采用转基因、辐射技术,经独立的颁证机构认证合格,并颁发有机茶证书的各类茶叶产品。

  有机茶、绿色食品茶与无公害茶之间区别与关系

  ⑴生产加工依据的标准不同

  ⑵生产加工过程中标准要求不同

  ⑶管理机构与方式不同

  有机茶发展概况

  ● 有机茶最早于1983年在斯里兰卡开始生产,89年出现欧洲市场。

  ● 80年代后期,印度、坦桑尼亚、日本、肯尼亚相继出有机茶园和有机茶生产

  ● 2001年印度有50个有机茶场,年产有机茶2100吨;

  ● 目前世界有机茶生产量为近万吨,其中绿茶约3000多吨,主要销往西欧、美国和日本。预计21世纪会有较大的发展。

  ● 我国有机食品和有机茶,研究开发技术正逐步走上规范管理,有机名优茶产品内销为主,有机大宗茶以出口为主。

  2003年,全国茶叶主产区:浙江、江西、安徽、福建、云南、湖北等省,先后有150多个县市开发有机茶,有近300多个茶叶生产、贸易单位获国内或国际颁证,茶园面积达18万余亩。(包括各类有机名优茶、有机大宗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等),有机茶生产量近4000余吨。

  当前茶叶生产面临的生态问题

  1、生态系统组分越来越单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丘陵山区,集中连片的几百亩到数千亩茶园,无防护林和树木遮荫,长期受烈日暴晒,寒风侵袭,水土流失,土壤退化,造成低产低质低效益。

  2、生物种类结构与食物链简单,茶园害虫日益猖獗 专业化茶园生态变化,物种结构简单,滥用农药,有效生物种群日益减少,有害病虫日益猖獗。

  3、石化能大量输入,茶树抗性与茶叶品质下降 生产中大量投入化学物质,光顾眼前利益,严重损害了茶园土壤、水质、空气等生态环境,降低了茶树抗性与茶叶品质。

  4、茶叶生产受大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 据资料统计:全球每年人工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气体达6.14亿吨以上;其中煤粉尘1亿吨,一氧化碳2.2亿吨,二氧化碳0.5亿吨,二氧化硫1.4亿吨。不断出现的“酸雨”、“泥雨”及放射性物质的危害日趋严重。茶园生态处于外界大气污染和园内化肥农药等的双重“夹攻”之中。

  ㈠环境质量要求

  无公害茶产品标准指标体系组成:

  空气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无公害茶基地生产、加工用水要求

  土 壤 质 量 要 求

  基地茶园土壤要求土层深厚,有效土层达60厘米以上,排水和透气性能良好,生物活性较强,营养丰富,耕层有机质含量>1.5%,pH值4.0~6.0。

  有机茶园土壤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无公害茶园周边环境要求

  A、生产基地周边生态环境优良,自然植被丰富,覆盖率达60%以上,基地附近、上风口及河流上游无污染源。

  B、茶叶生产、加工、贮藏等场所及周围环境要求整洁、优美,防止各种污染。

  C、无公害茶种植区与常规农业区间,应有50-100米以上宽度的隔离带。

  (二)茶园生态建设

  要求:增加茶园生物多样性,维护茶园生态平衡

  ⑴茶场规划、园地开垦或老茶场改造时,在山顶、山坡梯田之间应保留一定数量的自然植被。

  ⑵在茶园(幼龄和台刈改造园)及周边空地内应适当种植一些绿肥、或可供茶农食用和当地销售的经济作物。(如花生、姜、豆类等)

  ⑶重视生产基地生物栖息地的保护,促进各类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种群的繁衍发展,使无公害、有机农业系统进入良性循环。

  生物栖息地包括:

  ①没有进行耕作管理的土地。

  ②茶场与园地周边的生态环境上应具备多样特点的隔离带。如:防护林、沟渠、池塘、湿地和其他未用于茶叶生产的地带。

  ③无公害茶园中适当种植遮荫树。

  ⑷茶场应建立有机畜禽(如猪、羊、鸡、鸭等)养殖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农业农资网无关。如无特殊注明均为本站(新农业农资网)原创,版权归新农业农资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地址.
 

 
0相关评论
 
热门话题
更多三农资讯
专业农业类网站建设 手机APP开发 小程序开发
推荐图文
更多三农行情
 
新农业网
新农业网
新农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