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玉米  复合肥  农药  有机肥  生物肥料  肥料    种子  花卉  棉花糖机 
1 / 1

小麦土传花叶病

日期:2012-04-12    点击:336    查看原图    全部展开
简介:









 
图库中心说明
    小麦土传花叶病是一类病害的总称,包括土传花叶病、黄花叶病和梭条斑花叶病。山东省常年发病面积达20000hm2,发病地块减产30%~70%。除危害小麦外,还可以危害大麦、黑麦等作物。在我市,属局部发生的小面积病害。
症状
小麦土传花叶病一般在秋苗期不表现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春季小麦返青后逐渐显症。受害植株心叶上产生褪绿斑块或不规则的黄色短条斑,返青后叶片上形成黄色斑块,拔节后下部叶片多变黄枯死,中部叶片上产生大量黄色斑驳或条纹。病田植株发黄,似缺肥状。病株常矮化,分蘖枯死。成穗少,穗小粒秕,千粒重明显下降。
病原
小麦土传花叶病病原为病毒,有3种。(1)小麦土传花叶病毒 病毒粒体为短棒状。此病毒只能由禾谷多黏菌传播。寄主除危害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等禾谷类作物外,尚可侵染早雀麦、藜等杂草。(2)小麦黄花叶病毒 病毒粒体为线粒。此病毒可由禾谷多黏菌传播,也可汁液磨擦传播。目前发现只危害小麦。(3)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 病毒粒体为线状。此病毒可由禾谷多黏菌传播,也可汁液磨擦传播。目前发现只危害小麦。
发病规律
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的自然传播介体为禾谷多黏菌;病株汁液磨擦也可传病,但是对发病影响不大。禾谷多黏菌是禾谷类植物根部表皮细胞内的一种严格寄生菌,病毒在其休眠孢子囊内越夏,秋播后随孢子萌发传至游动孢子,当游动孢子侵入小麦根部细胞时,病毒即进入小麦体内。多黏菌在小麦根部细胞内可发育成变形体并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小麦近成熟时多黏菌在小麦根内形成休眠孢子囊,随病根残留在土壤中存活。在干燥条件下,休眠孢子囊在土壤中可存活3年以上。土壤中的休眠孢子囊可随耕作、流水等方式扩大危害范围。
此病的发生与土壤温度和湿度、质地、栽培条件和品种抗病性等因素有关。土壤低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5℃~15℃是病害发生的温度范围,8℃~12℃最适于病害发生。春季多雨低温,地势低洼、重茬连作,土质砂壤,播种偏早等条件均会使病情加重。不同小麦品种对各种土传花叶病毒的抗病性存在差异,如泰山1号高感土传花叶病毒。
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应采用以抗病品种为主,结合栽培防病和土壤处理。
1、选育推广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的根本措施。
2、栽培防病
(1)轮作倒茬。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3~5年,可明显减轻危害。
(2)适当迟播。根据当地气候,适当迟播,避开病毒侵染的最适时期,减轻病情。
(3)增施肥料。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发病初期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和磷肥,促进植物生长,减少危害和损失。
(4)田间卫生。麦收后应尽可能清除病残体,避免通过病残和耕作措施传播蔓延。
3、土壤处理
在小面积发病时,可用溴甲烷、二溴乙烷处理土壤,用量为60~90ml/m2。
更多..推荐图库中心
 
0相关评论

[ 图库中心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新农业网
新农业网
新农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