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玉米  复合肥  农药  有机肥  生物肥料  肥料    种子  棉花糖机  花卉 
郑州网站建设
1 / 1

黄瓜霜霉病

日期:2012-02-20    点击:43    查看原图    全部展开
简介:









 
图库中心说明
症状:

该病在黄瓜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初发病时,叶背出现水浸状淡黄色的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并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型黄色斑。发病严重时小病斑汇成大病斑,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长出灰黑色的霉层。病叶由下向上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枯死。

叶脉上出现多角形病斑,背面中成淡灰色霉层,病斑逐渐变成黄褐色至灰白色。这种病叶,在连续阴雨天气下潮湿发出,干燥之后变脆。病情严重时,下部叶片全部枯萎,顶端只剩下新生叶,病害导致产量锐减,弯曲果增多。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为霜霉属真菌侵染的病害,主要靠气流和雨水传播。孢子囊直接萌发,生出芽管,由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寄主。传播的途径主要是从温室黄瓜传到大田黄瓜,再从大田传播到夏秋黄瓜,然后再传播到温室黄瓜。高湿是黄瓜霜霉病发生的重要条件。病菌产生的孢子囊需要83%以上的相对温度,孢子囊萌发和侵入都需要有水滴或水膜。叶面干燥孢子囊不能萌发,2~3天中死亡,因此叶面的水滴或水蟆是霜霉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如通风不良,湿度过大,温度调节不好,昼夜温差较大,容易使叶面出现水滴或水膜,就有利于该病菌的萌发和侵入。病菌侵入的温度范围是10~25℃,最适宜的温度为15~22℃,高于30℃时不适发病,温度越高对病菌的抑制作用越大。在有水的条件下,温度是该病发生迟早、轻重的主要因素。
病原:

除了黄瓜外,还侵染南瓜等,形成分生孢子及卵孢子。在病斑上形成的分生孢子,借助气流传播,飘落到黄瓜叶片,迟到湿气则萌发出芽管,放出游动孢子。

防治方法:

关于发生条件,尚有许多不明之处。从症状特异、集中发病的情况考虑,可能是发病于特定品种的一种生理障碍。 选用夏季型黄瓜品种,在低温、少日照期大棚栽培时容易发病,大棚内温度偏低时,助长病害发生。作为防治对策,目前状态下,可选用抗性品种。

 

选用抗病新品种。如津研4号、津春2号、津杂2~4号、长春密剌及山东密剌等。
加强栽增管理,采用高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膜下浇水,减少浇水次数。加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结瓜后及时摘掉下部老黄叶。根外喷施0.2%磷酸二氢钾或者喷施1:1:100的尿素和糖的混合液,提高功能叶片糖总含量,提高叶片生理抗病能力。
高温闷棚。选择晴天上午,关闭大棚温室门窗,使棚室内的温度升到45℃,最高不能超过48℃, 持续2小时后适当通风,使棚室温度逐渐下降,恢复正常温度。闭棚前一天必须浇水,植株较高的可将生长点向下压低一些。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下列药剂:①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②9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③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④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⑤72%普立克水剂600~1000倍液。⑥45%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250克。 ⑦5%百菌清或5%万霉灵粉尘剂,每亩每次1公斤,每7~10天用药一次,连续防治3~5次。
更多..推荐图库中心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 图库中心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新农业网
新农业网
新农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