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化肥  化肥市场  农药    尿素价格  农药市场  棉花种植技术  甲醇价格,甲醇行情  京东县级服务中心  尿素价格行情 
郑州网站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资市场 » 种子市场 » 正文

我国民族种业改革创新发展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0-30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101
6月初,记者在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的试验基地看到,长的短的、白的绿的、有刺的没刺的……黄瓜品种有几百种之多。企业做商业化育种,指向明确,直奔需求。“这个品种短细顺直,北京市场最喜欢;这个品种个大,是专为上海选育的,因为上海人吃黄瓜要把皮打掉……”德瑞特公司总经理马德华告诉记者。“企业召开的研发目标确定会议,不光育种家,营销人员、制种人员都得参加。”湖南省农业委员会粮油处处长周志魁告诉记者,“他得了解市场上到底什么种子好卖,制种上有没有安全隐患。”
 
一些大企业里的育种研发体系,正在向着国际通行的“工厂化”方向构建。记者走进隆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占地1000亩的关山育种基地,看到每一个试验小区前都插着个小牌,工作人员拿出一个像手机一样的终端设备给记者演示,扫一下小牌上的芯片或二维码,就可以显示试验材料相关信息,包括往年性状数据、亲本来源以及性状图片等;通过终端采集的数据可即时上传服务器,相关人员可第一时间掌握。“把育种环境分成若干段,不育系研发组的只选育不育系,恢复系研发组只选育恢复系,抗性鉴定与筛选组的只研究病虫害抗性,专业分工、规模化选育,使小概率的偶然事件变成必然结果。”隆平高科科研副总裁杨远柱告诉记者,“隆平高科一年新配制水稻组合3万余个,玉米组合8万余个。”这个数字,是以往“课题组式”育种规模的上百倍。
 
正是外推内引共同发轫,让企业正在登上商业化育种舞台。种子企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周云龙告诉记者:“2014年企业申请新品种保护932件,占比为52%,成为申请的主导力量。”同年,企业选育国审玉米品种占到62%。
 
围绕“有效市场”做“有为政府”,为种业改革创新护航
 
种业管理职能转变考验着决策执政的智慧,也考量着自我变革的勇气。主管部门紧盯产业发展而转型,管理退居幕后,监管和服务走上前台
 
“一辆旧车换两个车灯就变成‘新车’了?”《种子法》在颁布15年之后,今年首次迎来“大修”,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对当前我国品种研发同质化严重的现状如此发问。“要加快推进种子法修订,用法律的力量为种业发展保驾护航。”
 
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我国种业管理逐渐退居幕后做“有为政府”,为“有效市场”的健康运转做保障。
 
深化种业改革成为跨部门、跨地区的共识,在人才、资源、成果等方面多部委联合出台举措,共同推进。特别是2013年底,农业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联合启动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行为专项整治行动,被称为“史上执法力度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处罚措施最严厉”的一次种业打假行动。
 
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直以品种研发为“王道”,“宇玉30”等一批品种通过了国家审定。“一个玉米品种从开始培育之日算起,经过数代育种、审定、推广,最少要8年才能上市,平均需要15年才能收回成本。”总经理李继军告诉记者。
 
创新如此之难,但“复制”却极为简单,只要从地里偷走一根玉米棒子就可以私繁滥制。“如果不能加强对品种权的保护,就没人愿意投入搞育种了。”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李立秋说。
 
甘肃省张掖市是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基地,全国玉米种子四成以上出自这个地方,一度成为玉米品种侵权的源头。2014年,张掖市重拳出击,查处涉嫌涉种违法案件72起,对不作为的干部党纪政纪处分15人、免职4人。“现行法律对违法企业罚款最多5万元,如果套牌1000亩地,每亩毛利润1万元就有1000万元,他根本不在乎。”张掖市市长黄泽元告诉记者,“我们就想了个办法,要求套牌种子全部转为商品粮,这样1亩地只值1000元,他们全部害怕了。”
 
“对套牌侵权行为,我们要坚持盯防、追踪到底,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给制假售假者任何可乘之机。”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巡视员吴晓玲说。
 
品种审定制度是当前管理中的难点问题,在发展中遇到很多困难。8月17日,农业部就进一步改进完善品种试验审定工作进行公开征求意见。
 
而早在2013年,农业部就面向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开通了绿色通道,让企业自行测试品种,“等于把原有的品种审定制度打开一个突破口,一方面解决了试验容量问题,另一方面促进了企业的育种创新。”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马淑萍说。
 
试验的公正性、数据真实性屡被质疑,也是品种审定制度被诟病的原因。为此,农业部对承担试验任务的试验点严格监管,设立公开举报电话,对索贿受贿、徇私舞弊行为一经查实,试验点取消承担试验资格,3年内不得再从事试验,品种申请者的参试品种不予审定,3年内停止其所有品种审定申请资格。
 
农业部种子管理局是种业的主管部门,局长张延秋告诉记者:种子局需要将工作领域由管许可、管品种、管质量、管市场,向抓改革、抓科技、抓政策、抓机制拓展。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关系。对管理者来说,既考验着决策执政的智慧,也考量着自我变革的勇气,种业管理职能围绕产业发展转型,成为推动新一轮改革的重要保障。
 
改革激荡百舸争流,品种力量推动种业不断变革
 
农民成为改革最大受益者,种业成为经济要素流入集聚地,育种机制顺畅、公益性与商业性各司其职,改革沿着既定方向一步步接近最初目标
 
从“8号文件”出台开始,新一轮种业深化改革已经过去4年多,改革激荡前行,正在一步步走向目的地。
 
作为种子的最终使用者,农民的“获得感”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陕西省长武县十里铺村农民张万福至今还记得从前小麦的样子:麦秆有一米二三高,穗子小得像蝇头,每穗只有18粒。如今,经过几代品种选育,这片渭北旱塬上的小麦亩产已经能达到500公斤。而穿过广袤的大地东行800多公里来到富饶肥沃的中原地带,河南省商水县种植了“周麦22号”的千亩高产示范方,平均亩产已经达到764.2公斤。产量只是一个方面,在品质方面,目前米质达到3级以上标准的优质稻比例占到55%;在抗性方面,玉米高感茎腐病、油菜高感菌核病品种全部淘汰。“获得感”还体现在需求被最大化重视。“种粮大户需要更省工省力的品种。”联创种业董事长王义波告诉记者,10月初,在联创种业公司位于河南的试验基地,隆隆的玉米收割机开进地里,金黄的玉米粒从机器上方的臂杆里喷撒而出。一批专门针对机械粒收的品种陆续推向市场,以品种的力量推动玉米生产方式从“掰棒子”到“收籽粒”的变革,符合并反过来推动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兴起、农业机械化提升的大趋势。
 
社会经济要素总是会流向那些更“朝阳”的产业,种业正在成为资金、人才涌入的强力磁场。去年,中信集团出资36亿元控股隆平高科成为业内大新闻。现代种业基金在种业领域已投资6.7亿元,还带动其他社会资本投入69亿元。基金董事长祝顺泉感触很深:“在这个行业,能明显感受到它的温度变化,企业兼并重组风起云涌,这正是资本进入的好时候。”资金最具趋利性,而人才是产业风向标。几年来,一批种业高端人才从海外归来,不仅有一批掌握高精尖技术的学科人才,更有一批熟悉科研体系设计、实验室流程构建的管理人才。不少人才跨界进入种业,爱种网是今年8月刚刚上线的一个种业及农资销售电商平台,CEO王伟文曾多年从事互联网行业,他说:“种业政策利好,空间广阔,要素活跃,爱种网又得到政府的支持,具备了一个产业互联网平台成功的先决条件。”
 
基础研究更具支撑力,前沿技术更具竞争力,商业品种更具市场性,我国自主品种选育能力显着提升。2014年以来,我国科学家在重要国际刊物发表种业科技论文1040篇,与美国在基础性研究差距逐步缩小;一些重大科技突破直接应用于实际生产,例如中国农业大学“玉米雄性不育技术”、华南农业大学“基因组编辑技术”等,正在进入产业化应用阶段。由国内骨干种子企业联合组建的两大分子育种平台——中玉金标记(北京)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中种集团的中国种子生命科学技术中心等,分子育种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大大提高育种的精确性。比如玉米丝黑穗病,抗病基因已经克隆了,我们也开发出了相应的功能标记。使用这些标记就可以把不抗病的育种材料直接淘汰。”中玉金标记CEO卢洪说。我国自主选育的品种基本实现了自我保障。据统计,目前每年推广使用的品种约5000个,自育品种占主导地位,其中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等几乎全部为我国自主选育品种;玉米和蔬菜,85%以上种植的是自己的品种。
 
不过,改革本身必须面对利益调整,变革力度越大,争议就越激烈。对这些争议既要重视,也要坚持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
 
科研单位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是育种的主要力量;而种子企业是国家着力培育壮大的商业化育种主体,他们的角色如何转变?在资源、人才方面如何调整?有人认为应该一刀切,采取“休克疗法”倒逼育种人员到企业去。
 
应该看到,长期以来我国商业化育种的资金都是投向科研单位的,如果一刀切不让搞商业化育种了,这些设备、资源、人才都是极大的浪费,更重要的是有可能会造成一个时期育种空白,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我们要走的道路,不应该是一种替代式的改革,而应该是嫁接式的改革。”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廖西元说,“科研院所和企业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共生共赢互促进的过程。科研院所要切实加强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企业要切实加大科技投入,同时,要不断深化科企合作,大力推进科企股份合作、人才合作、项目合作,构建基于利益的命运共同体,整体提升种业竞争力。”
 
目前,北大荒垦丰种业、辽宁东亚种业等骨干企业分别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开展科研项目、人才和股份等多领域合作,加快资源整合和成果转化,科技人员或课题组整建制到企业开展育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垦丰种业总经理刘显辉说:“我们将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共同构建布局合理、资源共享、运转高效的科研体系,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孵化、人才培养、资源聚集的多重功能,努力建立一个高效、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科企联合模式。”
 
“向着更高产量和更高质量奋进。”袁隆平说。这位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为解决世界人民吃饭问题作出卓越贡献的老人,年届耄耋,创新攀登却依然“在路上”。
 
“执着梦想、合作创新、奉献种业、强国富民”,这十六字的“中国种业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种业人中传承,民族种业正在向着历史的征途浴火而行,一个瑰丽的“种业强国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叙事中,徐徐铺陈,日渐清晰。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农业农资网无关。如无特殊注明均为本站(新农业农资网)原创,版权归新农业农资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地址.
 

 
0相关评论
 
热门话题
更多三农资讯
专业农业类网站建设 手机APP开发 小程序开发
推荐图文
更多三农行情
 
新农业网
新农业网
新农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