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玉米  种子  地沟油  野猪养殖  山东威海恒邦  化肥  化肥市场  尿素价格    农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信息 » 正文

威远:伴美粒拌种防治效果赢市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5-09  浏览次数:454
  5月4日上午,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省植保站、周边省的专家,以及省内乡镇种植大户、经销商等,聚集在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毛堌堆乡秦庄,观摩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伴美粒(噻虫胺)小麦拌种试验效果。来自周口市扶沟县经销商张文豪说,今年小麦蚜虫发生率高,有的农民反映,往年蚜虫发生率低,用谁家的拌种剂防治效果不明显,今年明显看出不同厂家的拌种剂防治效果的天壤之别。用威远生产的拌美粒小麦拌种,几乎看不到蚜虫。为我赢来越来越多的回头客,自己也获得好声誉。今天现场学习,回去也组织几场对比现场会,让周边更多的农民享受到真正实惠。国内著名的杀虫剂专家、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李永平认为,用拌美粒拌种的小麦从枝株,防治的干净程度,以及拌种的有效性等是很有价值的轻简技术,可减少打药次数,节省劳力,还能保证科学施药的安全。在小麦、水稻、玉米等大田作物高产创建中,通过科学使用农药,推广拌种技术是提高产量,增加丰收的重要措施之一。

  满足市场需求
 
  河北威远生化的伴美粒主要成份为噻虫胺和其它烟碱类化合物一样,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突触后膜的烟碱性乙酰胆碱受体,显示了激动剂作用。进入市场后博得农民认可,“伴美粒”的推出取得成效,主要是迎合小麦市场客户的需要,也给玉米拌种的市场带来新的机会。伴美粒最重要的优势,一是原药优势。威远生化目前拥有噻虫胺100吨/年原药生产能力,未来将继续提升工艺生产,持续降低原药成本。二是独特性。国内独家登记噻虫胺产品;专用拌种配方,目前在水稻、小麦、玉米、花生上进行药效试验;专门针对拌种剂市场设计的标签、商标。三是技术优势。公司针对噻虫胺拌种已经在多种作物上进行试验,对难防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已经在河南等地的春花生和夏花生等作物进行配方筛选试验。当谈到防治效果时,亲自参与试验全过程的睢阳区植保站王志红站长说,伴美粒具有内吸传导作用,不仅保护了施药部位,对蛴螬等地下害虫有效,而且保护了植物上部,对蚜虫、叶蝉也有很好的防效。具有杀虫谱广、出苗安全、增强抗逆能力和增产明显的性能特点。从伴美粒小麦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及蚜虫的药效试验看。伴美粒拌种后无蚜虫,且根系发达,抓地力强,人为不容易拔起,拌种后有效分蘖多。
 
   关键时刻显神奇
 
  周口市扶沟县张文豪是一位有着十多年经验的老经销商,目前代理几家企业产品。他说,河北威远的“福蝶”、“拌美粒”等产品良好的防治效果为自己在当地声誉加分。有的农民反映,往年蚜虫发生率低,用谁家的拌种剂防治效果对比不明显,而今年气候异常,小麦蚜虫发生率高,病害严重,今年明显看出不同厂家的拌种剂防治效果差异太大了,有的农民找厂家理论,反映防治效果差。关键时刻威远的拌美粒小麦拌种显出神奇,几乎看不到蚜虫。河北威远的推出的好产品让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获得一席之地,农民从中得实惠,赢来越来越多的回头客,自己也获得好声誉。
 
  河北威远生化市场部左会旭经理说,伴美粒(噻虫胺)具有广谱杀虫活性,活性与吡虫啉相似,使用方法灵活,既可用于茎叶处理,也可用于土壤种子处理,可有效防半翅目、鞘翅目和某些鳞翅目害虫,适用于水稻、果树、棉花、茶叶、草坪和观赏植物等。她认为,噻虫胺几年内有望取代吡虫啉,成为针对刺吸式口器害虫蚜虫、飞虱、叶蝉及地下害虫等进行叶面处理、土壤撒施和种子处理的大宗农药销售产品。伴美粒和其它烟碱类化合物一样,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突触后膜的烟碱性乙酰胆碱受体,显示了激动剂作用。
 
  轻简化植保发展方向
 
  李永平提出,拌种技术一种轻简技术,可减少打药次数,节省劳力。拌种将植保所需产品吸附上种子上,以保证科学施药的安全。植保技术发展趋势就是轻简化、模式化、精准化、安全化。“伴美粒”的推出正好迎合小麦市场客户的需要,同时也给玉米拌种的市场带来新的机会。他建议,小麦拌种技术的应用其目的是增加产量,提高品质。他建议,企业不但要关注小麦产量的增加,还要关注餐桌安全,如小麦粉安全性检测。
 
  范朝辉表示,未来2-3年内威远生化将陆续取得噻虫胺的相关证件,如:拌种,噻虫胺.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噻虫胺.氟虫腈悬浮种衣剂;地下害虫撒施,噻虫胺.毒死蜱颗粒剂。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更要关注作物安全。围绕产品从原药、制剂在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科学安全应用,跟踪药效同时,延伸到餐桌,舌尖上安全,与相关部门配合,总结出一套综合农作物综合解决方案,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农业农资网无关。如无特殊注明均为本站(新农业农资网)原创,版权归新农业农资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地址.
 

 
0相关评论
 
热门话题
更多三农资讯
推荐图文
更多三农行情
 
新农业网
新农业网
新农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