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化肥  化肥市场  农药    尿素价格  农药市场  棉花种植技术  甲醇价格,甲醇行情  京东县级服务中心  尿素价格行情 
郑州网站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宏观聚焦 » 正文

中国农村的集体经济在哪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3-09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浏览次数:41
全队社员,每人从生产队的集体经济中分了10几元钱。我一家5口人,分了50多元,还不能到手,划到了马大叔分得的一头小牛犊上。马大叔说:“等我喂上一年多,牛犊卖了,就把这50元给你。”
 
从此,我们这里延续了20多年的人民公社生产队,就从地球上彻底消失了!不过人们习惯上还叫“生产队”,远方来信的地址,还得写着某某“生产队”,可是这个生产队连一块砖一片瓦也没有了,一根针一根线也没有了!所谓“集体经济”,几乎是0.
 
据有的专家或记者说,人民公社是在1983年逐步取消的;到1984年,当某省某县某乡人民公社的牌子摘下,挂上某县某乡人民政府的牌子以后,我国人民公社才正式寿终正寝。其实,广大农民不这么认为,当人民公社生产队的土地被全部承包、集体财产被全部分光分净、生产队的集体经济彻底消失之时,人民公社就已经彻底瓦解、不复存在了!人民公社从实质上已经不存在了,那公社的“牌子”不过是有名无实地多挂了几年罢了。
 
生产队的“四大班子”:队长、会计、保管、记工员,也就自动退位,成了历史的回忆。后来的大队统称为“村”,而生产队统称为“村民小组”,每个村民小组只有一个组长,由于待遇太低,很多人不想干。不过这个组长也有好处,由于没了集体经济,他可以不操一点心,完全是“甩手掌柜”。他每天不用敲钟,不用吹哨,不用吆喝,原生产队一百多口人的生产生活,他可以一下都不管;他每天只管种自己的地,干自己的活;人们也不需要他,也没人来找他。他把自己的活儿干完了,他就端着饭碗坐在门口,笑眯眯地看着来来往往忙忙碌碌的人们。他知道,那时不待人的节令就像一只无形的魔手,把人们都拽到了田野,不管你是懒汉还是勤手,都得努力苦干。一阵机器轰鸣,一阵牛马奔腾,几天功夫,该种的种好了,该收的收好了,刹那间热闹的田野又归于平静。
 
不仅我们的生产队集体经济是0,我敢说,全国各地95%以上的生产队的集体经济,在1980年实行包产到户以后,都是0 (现在的村里有集体财产,如农家书屋、文化大院、办公室等,和经济不挂钩)。农民们说,我们要集体经济干什么呢?我们搞了几十年的集体经济,党成天号召我们保护集体经济,爱护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经济,说这就是社会主义,说这才能奔向共产主义,可是这个集体经济却让我们吃不饱,穿不暖,搞了几十年还是这个样子,为什么还要搞呀?
 
没了集体经济,我们农民是否就成了“没娘的孩儿”,一下都跌入了无依无靠的“万恶的旧社会”呢?啊哈,那你完全说错了!我们现在基本都是单干户,个体经济,私有经济。没了集体经济,他们也就不指望集体经济,他们从集体分来的土地里,凭借自己的筹划,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挣来了更多的粮食和农产品,不仅养活了自己,富裕了家庭,而且把多余的粮食卖给国家,使国家有了饭吃;卖给社会,使整个社会有了饭吃。而且自从分了地,他们有了大把大把的时间,有了剩余的劳力,可以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去创造更多的财富!
 
没了集体经济,农民的每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充裕的自由的经济体。这个经济体的吃喝穿戴、生产工具和各种生产活动,基本上是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农忙时节经常会出现一些“雇工现象”,张三家会雇一些人摘辣椒,李四家会雇一些人收花椒;干了活就要给工钱,有的是按天给,有的是论斤两。这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这是一种“阶级剥削”的雇佣劳动,现在是你情我愿,十分普遍,无人说是谁剥削谁,谁压迫谁。
 
虽然整个农村的集体经济消失了,似乎出现了“断档”,但是仔细一考察,原来国家是“藏富于民”,是“小河有水大河满”。农村至少有一半家庭的私有财产(包括农产品、农具、房产等),比过去一个生产队的集体财产还要多。现在如果搞土改划成分,可能要划一半的“地主富农”。他们只知有个体经营,只知有私人财产,而不知道什么是“集体化”“集体经济”,这种在几十年前天天宣传的最“革命”的概念早已在脑海里无影无踪了。
 
有人说,现在农村不是有集体化搞得好的典型吗?华西村、南街村、刘庄村不是一直走集体化道路,实现了共同富裕,成了社会主义的先进典型了吗?
 
不错,这几个村是闻名全国的集体化先进典型。但是我们不能忘了人家的基础条件。这些大队(村)在包产到户之前,由于干部水平高,群众素质高,集体经济发达,集体化、工业化、机械化程度较高,群众早已不是小农经济生产状况,包产到户对他们已经毫无意义。发展到现在,他们已经根本不是实行计划经济、统购统销的人民公社生产队集体化了,而是实行市场经济和股份制、自由竞争、利润挂帅的现代企业集团。如果把这些现代化企业集团的成功,当作人民公社集体化的典型经验,是完全违背事实的;如果硬要推广这些经验,让全国各地都走华西村南街村的“集体化”道路,必然给中国带来灾难!(南街村依靠政治噱头搞来大量银行贷款,200年也还不清,更是任何单位也无法复制的)。
 
春节到农村行人情,一群老乡围着饭桌用餐,大家谈起包产到户的好处时眉飞色舞,忽然一位曾经当过大队干部的老乡说道:人民公社集体化难道搞不好吗?你看人家南街村,地就没有分,一直是集体化,村民的吃住、上学、看病全部免费,过上了共产主义生活。谁说集体化搞不好?
 
我站起来说道:好好好,我们都还跟着你走集体化,都把土地交给你,我们选你当大队支书,还成立人民公社生产队,还是大呼隆干活,干上三年,你把我们的吃饭、住房、看病全包起来,行不行?要是办不到,怎么办……
 
“我把地也交给你!”“我把地也交给你!”一群老乡一起叫了起来。这位鼓吹集体化的老乡顿时一脸尴尬,仓皇离去。
 
总之,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以后,绝大多数地方已经没有了集体经济,更没用所谓“集体化”了。在辽阔农村放眼望去,到处是个体经济、私有经济的汪洋大海。在1980年代,我们的政治家理论家为了堵住各种质疑,好心地将分田单干后的个体经济说成是“集体经济”“集体化”的组成部分,甚至说成是“马克思主义合作化的发展创造”,这都可以理解。但是这种说法后来便产生了副作用。
 
一些理论家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了,随意化了。过去搞人民公社集体化,是马克思主义;现在搞土地承包、个体经营,也是马克思主义。凡是失败的,就是资本主义作祟;凡是成功的,就是马克思主义领先。马克思主义真的可以如此随意解释,黑的白的都能对上号吗?
 
马克思对集体化是有明确定义的,他创立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基本上就是集体化的代名词。而与之相对立的个体化、私有制,是马克思极力主张要消除和消灭的。他说:
 
“小农经济必然灭亡。”
 
“大规模合作社生产是向完全的共产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
 
“把各小块土地结合起来,并且在全部结合起来的土地上进行大规模经营的话,一部分过去使用的劳动力就会变为多余的,劳动力的这种节省是大规模经营的主要优点。”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集体化、合作化的定义,斯大林和毛泽东就是依据马克思的这种定义,大力推行集体农庄和人民公社,竭力消灭小农经济和私有财产的,结果给人们带来贫穷。可是现在你到农村走一走,看一看,社会主义的集体化在哪儿呢?马克思主义的合作化在哪儿呢?
 
没有了“集体经济”,没有了“合作化”,农民们的温饱问题解决了,生活过得滋润了,开始奔向小康了,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农业农资网无关。如无特殊注明均为本站(新农业农资网)原创,版权归新农业农资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地址.
 

 
0相关评论
 
热门话题
更多三农资讯
专业农业类网站建设 手机APP开发 小程序开发
推荐图文
更多三农行情
 
新农业网
新农业网
新农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