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玉米  复合肥  农药  有机肥  生物肥料  肥料    种子  棉花糖机  花卉 
郑州网站建设
1 / 2

玉米瘤黑粉病

日期:2012-04-26    点击:180    查看原图    全部展开
简介:









 
图库中心说明
玉米(瘤)黑粉病病原为玉米瘤黑粉菌。该病在我国各玉米产区普遍发生,分布广泛,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由于病菌侵染植株的茎秆、果穗、雄穗、叶片等幼嫩部位,所形成的黑粉瘤消耗大量的植株养分或导致植株空秆不结实,因此可造成30%—80%的产量损失。

1.症状与诊断 玉米(瘤)黑粉病是局部侵染的病害。植株的气生根、茎、叶、叶鞘、雄花及雌穗等幼嫩组织都可被侵害。被侵染的组织因病菌代谢产物的刺激而肿大成菌瘤,外包有寄主表皮组织形成薄膜,均为白色或淡紫红色,渐变成灰色,后期变为黑灰色。有的群众称之为长“蘑菇”。菌瘿成熟后散出大量黑粉(冬孢子)。田间幼苗高33厘米左右时即可发病,多在幼苗基部或根茎交界处产生菌瘿。病苗扭曲抽缩,叶鞘及心叶破裂觯紊乱,严重的会出现早枯。如叶片被感染,一般形成的菌瘿有豆粒或花生粒大小;如在茎或气生根上被感染,则形成的菌瘿如拳头大小;雌穗被侵染,多在果穗上中部或个别子粒上形成菌瘿,严重的全穗形成大而畸形的菌瘤。

2.发生规律 玉米收获后,病菌以冬孢子在田间土壤中、地表、病残株上以及混在粪肥中越冬。这些带菌的土壤和病残体均可成为初侵染源,种子表面带菌,对病害的远距离传播到玉米的幼嫩组织上,萌发并直接穿透寄主表皮或经由伤口侵入。菌丝在组织中生长发育,并产生一种类似生长素的物质,刺激局部组织的细胞旺盛分裂,逐渐肿大成菌瘿,产生大量的冬孢子进行再侵染。在玉米的生育期内可进行多次侵染,在抽穗前后1个月内为玉米黑粉病的盛发期。玉米(瘤)黑粉病发病条件主要与品种抗病性、菌源数量和环境条件有关。(1)品种抗病性。一般杂交种也较为抗病。(2)菌源数量。连作地和距村较近的地块由于有较大量的菌源,一般发病较重。在较干旱少雨的地区和缺乏有机质的沙性土壤中残留在田间的冬孢子易于保存活力,发病较重。(3)环境条件。雨水多和湿度大有利发病。小雨干旱的年份也常发生较重,螟害、冰雹、暴风雨以及人工去雄造成的伤口,也有利于病害发生。

3.防治方法

(1)栽培管理措施

①减少菌源,彻底清除田间病株,进行秋翻地。在田间发病后及早割除菌瘤,带出田外进行深埋或烧掉。

②选用抗病品种。一般甜玉米最易感病,马齿型玉米较抗病,杂交种一般较自交系抗病。

③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防止过量施氮肥,灌溉要及时,特别是在抽穗前后易感病的阶段,必须保证水分供应。

④发病重的地块,可以采用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等作物3年轮作的方法。

⑤及时彻底防治虫害,如玉米螟等。减少由于虫害而造成的伤口感染。

(2)药剂防治

①药剂拌种。可用种子重量0.2%—0.3%的50%福镁双可湿性粉剂拌种,以减轻种子带菌造成的危害。

②在玉米出苗期地表喷施杀菌剂(除锈剂);在玉米抽穗前喷50%福镁双,防治1—2次,可有效减轻病害。

更多..推荐图库中心
 
0相关评论

[ 图库中心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新农业网
新农业网
新农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