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化肥  化肥市场  农药    尿素价格  农药市场  棉花种植技术  甲醇价格,甲醇行情  京东县级服务中心  尿素价格行情 
郑州网站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资市场 » 农药市场 » 正文

现代生物农药创新体系探路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5-21  浏览次数:26
    惊蛰前两天,北京城里,一项价值300万的技术转让和合作研发协议,让生物农药告别"小而散"研发模式的愿望,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中农绿康公司,协议的两个签订者,都是首都生物农药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的成员。两年来,依托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他们正在探索一条通向现代生物农药自主创新体系的新路。
 
 不让"小而散"锁住北京城
 
 一次学术沙龙,折射出一种新光彩。
 
 2013年9月16日,北京农科大厦一楼报告厅,生物农药及植物病害绿色防控学术沙龙。一份由主办方提供的名单显示,当天共有86人参加,包括大学、院所的专家,也包括企业界代表。
 
 把产、学、研结合起来,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云伏看来,首都生物农药界,正在寻求一条实现各主体合作共赢的途径。
 
 其实,早在两年之前,他们已经开始了一种全新的探索。
 
 当时,全球生物技术热浪兴起,化学农药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无公害、无污染、无残留,且不易产生抗性,生物农药的作用愈加凸显。不过,无法忽视的是,在我国,生物农药还处于较低水平。
 
 "我国已登记生物农药有效成分仅占农药登记总数的12%左右,制剂产品数量占整个农药登记产品数还不到10%与发达国家相比,自主创新能力较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刘伟成研究员说。长年来的研发,让他对生物农药非常熟悉,"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的机制不够健全,科研与生产不能很好对接,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模式尚且欠缺".
 
 这样一来,实验室里的研究成果,难以快速进入市场,产生经济效益。企业由于研发短板也影响了自身的快速发展,在"小而散、各自为政"的研发模式下,我国生物农药创新能力受到了极大制约。
 
 为了提升生物农药产业发展水平,2012年4月,在北京市科委支持下,以北京农科城高端服务引领为指引,以生物农药的科技创新和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为抓手,联合京内40家企业、高校、院所成立了首都生物农药科技创新服务联盟。
 
 不让"小而散"锁住北京城,刘伟成说,此举就是要组织在京从事生物农药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生产企业以及推广销售等单位,发挥首都北京的人才、科技、国际交流、金融等优势,建设北京生物农药自主创新平台。
 
 在查阅联盟宗旨时,记者看到这样一段话:产学研紧密结合,解决生物农药产业化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引领全国生物农药产业健康发展。
 
 面向市场的高效投入机制
 
 在院所和企业的合作中,一种新的气象出现了。
 
 "院所搞科研,目的更明确了,面向企业,面向市场;企业要发展,研究团队不缺了,院所某种程度上成了他们的科研团队。"
 
 更让刘伟成欣喜的是,在产学研结合中,一种面向市场的高效投入、高效研发机制逐渐形成。
 
 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技术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生物农药科技创新体系,刘伟成认为,这时的北京生物农药产业,"上面有了大脑,腿跑得就快了".
 
 在探路的过程中,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参考了国外的经验。
 
 他们发现,当前,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集研发、产业和市场于一体的生物农药创新链,而企业在这个创新链中占据主体位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农业农资网无关。如无特殊注明均为本站(新农业农资网)原创,版权归新农业农资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地址.
 

 
0相关评论
 
热门话题
更多三农资讯
专业农业类网站建设 手机APP开发 小程序开发
推荐图文
更多三农行情
 
新农业网
新农业网
新农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