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化肥  化肥市场  农药    尿素价格  农药市场  棉花种植技术  甲醇价格,甲醇行情  京东县级服务中心  尿素价格行情 
郑州网站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宏观聚焦 » 正文

农资流通市场化中再起变革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5-26  浏览次数:51
   5月中旬,“2014年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会长会议”在湖北省召开。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建平、国家发改委的相关领导以及中国农资集团、浙江农资集团、辉隆农资集团、云天化集团、瓮福集团、开磷集团等共计20个副会长单位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副会长龙文、湖北农资集团公司董事长苏泽文分别主持了上午和下午的会议。此次会议得到了湖北省供销合作社、恩施州供销合作社及湖北省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国家发改委的有关领导针对化肥淡储、出口关税等热点问题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同与会代表进行了认真的交流。中国农资流通协会秘书处梁征伟就当前我国化肥宏观管理政策做了专题报告。报告回顾了化肥流通体制、化肥商业淡储制度以及化肥关税政策等三大方面的政策变迁,提出一揽子统筹考量化肥宏观管理政策,确保所有政策指向一致,以产生聚合放大效应。湖北省农资集团公司、瓮福集团公司和烟台市农资总公司做主题发言,其他代表就当前农资市场新形势、行业面临的新问题以及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完善农资宏观政策等议题,结合企业自身实际进行了探讨。 
 
 杨建平在总结发言中,向大家传达了中央领导在听取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工作汇报后做出的重要指示。结合行业实际和会议内容,杨建平指出,当前全行业经营形势严峻,大家对合作、联合的呼声很高,希望领头企业率先探索可行的合作模式,探索创新的经营服务模式,以创新合作来突破行业困境。同时,也应该看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现代化,对农资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我们要有信心、有勇气推动农资行业的健康平稳发展。大企业要有大胸怀、大眼光、大担当! 
 
 通过本次会议,与会代表就农资行业关心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达成了共识,不仅认清了当前农资行业的严峻形势,还通过交流经验,阐述了转型升级的具体措施,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共识一:不是行业不行,是旧的方法模式不行了 
 
 与会代表认为,产能过剩是造成农资经营困难的主要因素。当前,国内化肥生产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加上全球经济的影响,化肥行业亏损严重,困难重重。湖北农资集团总经理李勇表示:“化肥生产总量已经大大超过了农业需求,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供过于求,氮肥行业和磷肥行业产能过剩尤为突出,更大的问题是新增产能还在不断增加。”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尿素总产能将近8000万吨,磷肥总产能超过2300万吨,分别过剩约1000万吨、800万吨。产能过剩给行业运营带来一系列的压力,价格战此起彼伏。据新疆农资集团总经理段跃迪介绍:“今年春播期间,生产企业为维持运营,确保资金链的延续,相继展开了激烈的价格战。国内尿素、磷肥价格持续被拉低,出厂价一度达到5年来的新低。”氮肥、磷肥产能过剩严重,复合肥重复建设普遍,装置闲置率高,这已经成为制约农资流通行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因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农资行业正在走下坡路。 
 
 杨建平强调:“不是行业不行了,而是旧的方法、旧的模式不行了。”最根本的是国家政策导向决定了农资行业的方向。与会代表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度重视粮食安全,这一政策导向是农资行业最大的利好,有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振行业与市场的信心。因此,尽管农资运营困难重重,但是行业仍在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同时,化肥产能过剩虽然将长期存在但是也不是无法可解。中国农资流通协会的报告认为,针对产能过剩,需要标本兼治、长短结合,逐步化解。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推进:引导行业向生产、服务业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拓宽化肥市场范围;建立更为严格、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将绿色GDP纳入考核范围,确保化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共识二:善于变通者,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尽管农资行业的发展前景仍有希望,但是与会代表也清醒地意识到,化肥行业将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短时期内农资流通企业仍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从与会各企业代表的意见来看,农资行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土地流转的大背景下,规模农业发展加快,客户群体日益集中,农资流通企业的服务能力亟待提升。据黑龙江省政协调研数据显示:黑龙江已完成土地流转2800多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2.7%。2014年黑龙江省财政厅审核备案的1000亩以上种粮大户有2501户。土地流转带来的客户群体日益集中的现象将深刻地影响着农资行业的发展。这一特点导致终端用户对农资的供应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农资企业在专用肥供应、农化服务、施肥施药技术提供等方面亟待提升。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农业农资网无关。如无特殊注明均为本站(新农业农资网)原创,版权归新农业农资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地址.
 

 
0相关评论
 
热门话题
更多三农资讯
专业农业类网站建设 手机APP开发 小程序开发
推荐图文
更多三农行情
 
新农业网
新农业网
新农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