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化肥  化肥市场    农药  尿素价格  农药市场  棉花种植技术  甲醇价格,甲醇行情  京东县级服务中心  尿素价格行情 
郑州网站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资市场 » 化肥市场 » 正文

2013年磷铵行情总结:苦熬盼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13  浏览次数:14
       磷肥行业在经过了快速发展的三十多年后,积累了能量也积累了一些行业问题。这些问题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在市场中表现出来,解决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就是一个熬的过程。
  
  当一个行业面临重重困难、种种问题时,我们就得发挥些熬的劲头。
  
  一季度:关税减运价增利好相继哑火
  
  2013年一季度国内磷铵行情相继迎来两次拉涨契机,但由于2012年出口不振和国内供大于求整体形势影响,两大利好因素均未对磷铵形成有力拉动。回顾来看,一季度二铵同比走势低稳,一铵则步步走弱,苦熬的气氛已经萌发。
  
  2012年12月中旬,2013年新关税政策出台,磷铵出口政策较2012年明显放松:一是淡季出口时间延长一个月、二是出口基准价上调、三是关税下调。关税利好曾一度被业界认为将推涨当季二铵价格。
  
  紧随其后,2013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铁道部发文称提高铁路运价,由于2012年底冬储季节经销商拿货消极,不少市场备货量同比处于低位。铁路运价的调整直接导致2月下旬之后东北、华北等地化肥到站价提高。这一因素也被认为是二铵春市涨价的一个重要推手。
  
  从实际市场反应来看,这两大利好的实际推涨效果远小于预期。数据显示:2013年1月东北64%二铵批发价在3250~3300元,到3月份时,该价格涨至3330~3350元,低端仍现3250~3300元价格,三月份价格较一月份涨幅在50~80元。按照往年的价格曲线,每到3月份市场启动时,二铵批发价格均会较冬储初期有100元左右上涨。对比而言,今年50~80元的小涨很难归功于两大利好。
  
  从上游原料和国际市场两大影响因素来看,2013年一季度时,二铵后市将走下坡的态势已现端倪。一是硫磺价格:中国硫磺到岸价格从2012年9月份跌破200美元后,到2013年1月份已一路下泄至165~170美元,整个一季度硫磺价格都维持这一区间。硫磺价格下探让高价二铵失去了成本支撑,在国内二铵供大于求的大势下,为争夺市场厂家酝酿压价出货。二是国际二铵价格:国际二铵市场从2012年9月份起即下滑不止,到2013年1月份时国际二铵主流离岸价已跌至530美元,折合人民币3300元。到3月份时更跌至500美元。在该价格下,二铵厂家即便依托关税下调、窗口放宽、价格提高的三重出口政策利好,也难以有较好盈利。加上当时印度等主要进口市场采购消极,二铵出口压力已经显现。
  
  相比二铵的小幅上涨,一铵在一季度就奠定了低迷下滑的基调。1月份一铵价格尚能扛稳,当时,湖北55%粉主流出厂报2350~2400元,55%粒铵报2450元左右,58%粉报2500~2500元。但是到3月底时,各地主流出厂价均出现超过100元的下滑,其中湖北55%粉主流出厂跌至2250~2300元。
  
  回顾来看,当季度一铵下滑原因有二:一是原料硫磺价格下滑拉低一铵成本,厂家价格应声而跌;二是铁运调价后,受运价制约,原本准备在一季度采购原料的厂家纷纷从当地贸易商手中拿货,市场整体采购信心受到打击。
  
  据中国磷肥工业协会数据,2013年春季二铵呈现产销量和库存同比上升但价格大跌的局面。1~3月二铵产量367万吨,同比增15%,销量上涨4%。3月末企业库存155万吨,同比增38%,3月各种含量二铵出厂均价2911元,同比大跌220元。
  
  二季度:春市仓促扫尾出口开门即跌
  
  4、5月份东北和西北进入二铵施用期,按照往年经验,这一时期二铵价格在一线需求拉动下会出现春耕用肥小旺季。加上2013年出口窗口期提前至5月份,业界原本预期当季内外需求的双重拉动将推旺二铵。但事与愿违,二季度二铵市场却遭遇倒春寒,行情不涨反跌。
  
  4月,在东北春涝,华北存货量大等局部因素影响下,二铵承压下行,各地批发出库价开始下探。4月下旬,经销商对后市心存焦虑,东北市场出现低价甩货清库的现象。进入5月份后,东北市场二铵迅速掉价。据统计,5月上旬吉林64%二铵批发跌至3100~3150元,较3月跌幅在150元左右,低价甩货成风。
  
  国内之外,出口市场成为二季度行情走势的关注焦点。在期盼近5个月后,出口大门的打开并未给磷铵复苏带来曙光。主要原因是国际磷铵价格从5月下旬开始再度下滑。数据显示:5月下旬,坦帕价格维持472~482美元,波罗的海470~485美元,仅中国出口价努力扛稳,维持500美元左右。据测算,500美元离岸价抛除运费、港务费等费用,折合出厂2800元左右,仅相当于企业成本价。在这样的低价环境下,中国企业出口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一直到6月底,对印的出口大单仍未落定。业界期盼中的关税利好转为利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农业农资网无关。如无特殊注明均为本站(新农业农资网)原创,版权归新农业农资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地址.
 

 
0相关评论
 
热门话题
更多三农资讯
专业农业类网站建设 手机APP开发 小程序开发
推荐图文
更多三农行情
 
新农业网
新农业网
新农业网